三明明溪:纳税服务“精准施策”求实效
同时,企业自行监测排污标准尚不清晰,且企业也没有监测资质。
昨天,京城的天空阴沉沉的,全市的空气质量都处于中度到重度污染水平,PM2.5平均浓度在150微克/立方米至200微克/立方米之间。检查加油站94座,未发现违规行为。
执法人员立即拦下该车进行检查,果然查出了问题。预计本周末,北京将再次迎来蓝天白云的温暖天气,适宜大家出门郊游踏青。一小时下来,执法人员一共检查了32辆重型柴油车,发现两辆车排放超标,分别来自天津和河北。检查污染源单位和点位326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51起,违法问题已当场制止并依法严肃处理。4月4日,京城仍处于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中,全市各部门积极应对此次污染过程。
为应对此次污染过程,全市各相关单位积极按照预案全力做好空气重污染应对。到昨天为止,从各部门的督查、各区自查发现问题情况看,裸露土堆未完全苫盖、露天焚烧等相关违法问题比较突出,执法人员已当场制止并依法严肃处理。此次轮岗、竞争上岗经过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竞职演讲及个人答辩、笔试考试、综合业绩考评等环节,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二是要站准位置,各中心、所要尽快同当地党委、政府进行对接。此次轮岗、竞争上岗经过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竞职演讲及个人答辩、笔试考试、综合业绩考评等环节,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最终,根据个人综合能力,经局党组研究,对原有工作岗位和人员配置进行了调整和安排,明确了环境执法大队、环境执法中心所的人员配备等情况,要求执法大队、执法中心所及时做好工作对接,摸清底数,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局长陈万幸指出,一是要尽快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月19日,市环保局召开环境监察执法系统全体人员会议,通报了环境监察执法干部轮岗、竞争上岗工作的开展情况,公布了竞岗人员的最终成绩,宣读了全体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人员岗位安排情况。三是要带好队伍,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四是要有红线意识、底线意识,要守住红线、守住底线,要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为全面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干部队伍建设,优化执法队伍结构,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干部轮岗、竞争上岗的有关文件要求,河南省汝州市环保局开展了环境监察执法干部轮岗、竞争上岗工作做好重大风险隐患排查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公开力度。按月公开全国财政收支情况,解读财政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预判财政收入走势,主动解释说明收支运行中可能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今日公布《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其中明确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实行环境保护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及时公开环境政策措施、环境治理工作进展等信息,特别是要加大重污染天气等治理措施、进展、成效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健全去产能公示公告制度,实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化解过剩产能验收合格后,及时向社会公开上一年度化解过剩产能情况。
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各项政策措施以及执行落实情况信息公开。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建立违规违纪问题处理结果公开机制,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以政务公开助力防风险。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县级政府各部门要在本级政府或财政部门网站设立预决算。
加大扶贫政策、扶贫对象、帮扶措施、扶贫成效、贫困退出、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等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国家教育督导评估监测报告发布力度,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公开,推行卫生计生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依法依规公开中央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中央企业改革重组结果,中央企业负责人重大变动、年度薪酬,以及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情况。实行环境保护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开展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以政务公开助力惠民生。做好质量提升行动、执法专项行动信息公开,加大对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行为的公开力度。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信息公开,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和中介市场秩序,防止虚假宣传、恶意炒作等加剧市场波动。《要点》指出,以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
出台关于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以政务公开助力促改革。
制定金融领域特别是金融市场相关政策时,在征求意见、对外发布等环节要高度重视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做到同步联动,防止脱节。按月公开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主要行业盈利、重大变化事项等情况。
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各类清单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根据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分批次向社会公示承担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企业名单、已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企业名单,公布企业产能、奖补资金分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和不达标情况。以政务公开助力调结构。全面公开PPP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项目进展、专家库等信息,做好项目准备、实施等阶段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对社会资本参与方式、项目合同和回报机制等内容的公开力度。
及时公开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企业用电用地用矿等要素成本各项政策措施以及执行落实情况为了让扶贫信息更加透明,《工作要点》明确,贫困县要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
主要包括6方面内容,分别是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助力促改革、助力调结构、助力惠民生、助力防风险,以及增强政务公开实效。督察评估也要加强,在将政务公开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对于无绩效考核体系的国务院部门,年内要建立政务公开专项考核机制。
《工作要点》提出,按月公开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工作要点》不仅明确了任务分工,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工作安排,并在要点公布后30个工作日内在政府网站公开。
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企业用电用地用矿等要素成本各项政策措施以及执行落实情况,也要及时公开。周汉华表示,通过公开促进相关工作,可以避免过去政务公开的孤军奋战,让政务公开走出去,防止工作脱节,让政务公开在政府改革、简政放权、结构调整当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国办将适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察,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这是首次对时限提出要求。
文件规定,要用好管好政务新媒体,明确开办主体责任,健全内容发布审核机制,强化互动和服务功能,切实解决更新慢、雷人雷语、无序发声、敷衍了事等问题。要点1预决算公开将设统一平台集中公布文件的第一部分就是以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加强预期引导,以政策解读的透赢得市场预期的稳。
以前有些人把政务公开与其他政府工作对立,认为公开信息太多会导致风险,这次的结合是观念方面的重大变化,体制机制在不断更新健全。空气质量排名对地方政府触动比较大,比如前两年河南郑州排名靠后,当地党政领导特别重视,明确要求退出排名后五位。
初步统计,92%的国务院部门、87%的省级政府在出台政策时,实现解读材料、解读方案与政策文件同步组织、同步审签,解读材料在文件公布后3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发布。文件明确,严格执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限要求,落实通报批评和约谈制度,确保回应不超时、内容不敷衍。